驻市文旅康养集团纪检监察组:以“无扰监督”为基层减负赋能

去年以来,为深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驻市文旅康养集团纪检监察组亮剑破局,按照“减数量不减质量、减形式不减责任、减负担不减落实”原则,直面子公司反映强烈的多头监督检查过多、无意义值班值守、工作流程冗长影响效率等典型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和清理,从源头抓起、从方法改起,完善机制,以“无扰监督”为基层干部职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广大党员干部轻装前行,奋力干事创业。

一、聚焦政治任务,下沉调研监督“把脉问诊”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驻企纪检监察组闻令而动,赓即组建专题调研监督组,到各子公司开展专项调研监督,将工作效率、流程冗长、检查过多、作风问题、值班值守等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和切入点,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访谈、明察暗访精准监督,充分听取子公司干部职工意见,全面摸清工作中可能增加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新动向、新问题,找准症结、对症下药,通过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研判分析原因,简化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兼顾合规和提升工作效率,使制度真正为经营发展赋能,让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去年以来,驻企纪检组结合“有事找纪检”活动,在一线设立问题举报箱11个,开展下沉调研7次,谈心谈话100余人,发现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职不到位问题2个,发现增加子公司干部职工负担问题3个,影响正常经营发展问题9个,提出意见建议14条,督促或建章立制5个,推动解决问题3个。

二、聚焦多头重复,“无扰监督”检查“打包打捆”

多头重复检查和问题整改次数过多,是子公司干部反映较多的问题之一。

针对监督检查无差别、重复扎堆、频率过高、整改次数过多,甚至“走过场”等问题,驻企纪检监察组立足专责监督职责,出台《协同监督会商制度》,在充分发挥统筹监督力度的同时,梳理出“无扰监督四不准”工作纪律,对监督检查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动态监督整改,全面提升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基层干部从频繁迎检中脱身。

严控监督检查次数,严明工作纪律。驻企纪检组实行监督检查计划管理制度,推行无计划、无程序、无问题不准检查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清单化和备案审批制度,做到监督检查不随意,每次监督清单由集团党委、经理层、驻企纪检组主要领导会商决定,同步兼顾上级规定和要求,不查无必要的资料材料;严格落实不准自设、任性、谋私泄密督查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照单检查检查工作方法,划定监督检查纪律和禁区,1名检查人员因工作方式问题被约谈;严格落实不准检查扎堆、无必要陪同、子公司主要领导陪同、现场不交办陪同、影响经营发展陪同、不在业务范围陪同、要求受检单位接送等工作纪律,严防监督检查大排场,总体把握子公司一年内接受集团集中现场检查不超过2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格落实不准只盯问题不看整改、只看材料不看现场、只提要求不教方法等要求,严防监督检查走过场和“老好人”问题,做到督帮结合,推动基层解决问题。

降低检查频率,提升监督质效。驻企纪检监察组改进督查检查方式,在经营淡季,统筹集团法务、招采、财务、审计、党建等15名专业人员,到4个子公司集中开展为期1月的协同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00余个,发现违规问题10余个,问题线索1个。

减少整改督办次数,着力提高整改效能。探索建立问题整改动态监测在线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进度,在一定范围公开,使集团党委、经理层主要领导能实时查看一线具体问题整改情况,既节约了监督力量和层层汇报的流程,又让每个责任人都是明白人,提高整改效率,通过全面体检和动态监测,强力保障市委和集团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三、聚焦作风建设,逗硬问责纠治“突出问题”

形式主义的本质还是作风问题,只有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作为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持续向纵深推进,才能抓出成效。

针对基层干部职工反映的节日值班问题和防汛值守不科学问题,驻企纪检组立即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对值班值守机制进行科学研判分类,从森林防火、夏季防汛、活动安全、建设安全等类别,日常性、阶段性、突发性等性质靶向施策,优化弹性坐班和轮岗值班机制,着力纠治无意义值班值守问题,推动治理化风成俗。

驻企纪检监察组以制度创新为牵引,强化作风建设统揽作用,围绕“蜀道纪律作风行”专项行动,紧盯集团中层以上干部、重点岗位人员在思想和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印发《纪律作风整顿实施方案》《会议议定事项督办落实机制》《保障优化重组十条措施》,先后开展明察暗访22次,发现问题30余个,印发纪律作风通报6期,通报批评33个单位或人员,通报表扬干部职工或责任单位14个,批评教育9人,停职检查1人,被通报批评的单位或个人均纳入年终考核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