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市国资国企立足实际,聚焦建筑、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加快绿色转型,在节能低碳方面取得新成效。
创新生物质掺烧,推动废弃物资源化
市投发集团积极探索“两湖”水面垃圾生态化资源化处置新模式,通过构建“打捞—分选—加工”全链条资源化利用体系,将水面漂浮物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成功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与价值再生的深度融合。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两湖”汛期水面垃圾清理难题,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还通过与高力、通威、勉县阳光凯迪生物质发电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构建稳定的木片及生物质燃料销售渠道,形成“生态治理—资源转化—产业增值”闭环发展路径。
推广绿色建筑,助力建筑业低碳转型
市城发集团大力推广预制装配方式,发展绿色建筑。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这种方式有效缩短了工期,显著改善了现场施工环境,降低了湿作业、噪音、垃圾、粉尘等污染,推动建筑业朝着低碳绿色方向转型升级,为城市建设注入绿色动力。
推进固体废物再利用,践行“无废城市”理念
市城发集团积极践行“无废城市”理念,对市城区棚户区、老旧小区房屋改造拆除产生的建筑固废进行集中分类处置。通过创新处理方式,实现建筑固废“变废为宝”的二次利用,彻底改变了建筑固废填埋污染环境的旧局面,做到了建筑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布局新能源,助力绿色出行
市公交公司积极助力绿色环保能源发展,结合公交运营需求,在能源设施建设和车辆更新方面持续发力。2016年在袁家坝工业园区建成占地约9亩的公交CNG加气站,2021年7月扩建覃家梁CNG加气站,增加LNG(液化天然气)和充电等业态,满足近400辆公交车的用气需求。在车辆更新上,2022年购置55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并投入运营,2024年更新投放106台,2025年计划更新投放85台。截至目前,市城区营运公交车辆291台,其中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274台,占比94.16%。此外,市属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城区智慧停车便民服务,积极探索零星用地,推广闲时对外停车模式,改造升级路面公共停车泊位5293个,新增回龙河医院停车场等车位100余个、潮汐车位40余个,建成兴安中学停车场、丹桂园小区等79个充电终端,有效缓解市城区停车压力和充电需求,目前正在加快市城区及各县区客运场站改造,增设充电桩。
开展海绵化提升改造,优化城市生态格局
市文旅康养集团实施的南河湿地公园提升改造项目,系统梳理山、城、人、水的关系,构建山、城、水海绵系统,统筹治理城市雨洪体系。通过建设莲塘苑三级雨水湿塘和芳湖苑雨水调蓄池等设施,推动广元城市更新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实现人、城、水相融共生,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城市良好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市国资国企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节能降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推动地方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未来,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建设美丽家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