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针对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散、规模小、收入少等问题,市交投集团因地制宜,采取“三园合一”和“公司+村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爱媛果38号、小酒坊等特色产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是结合自然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朝天区龙灯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核桃300亩、天麻2亩、木耳1万棒和小酒坊1座。利用产业扶持基金10万元,参与小安乡林麝基地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可收益3.2万元,人均年可分红64元。 二是采取“三园合一”模式。金马村结合实际,坚持资源统筹,按照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受益原则,建立集体经济园、结对帮扶园、中药材品种试种园“三园合一”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三办、三股、三分红”机制,目前村发展猕猴桃420亩、脆红李40亩、中药材50亩、爱媛果38号60亩。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2万元,人均年可分红12.9元。 三是发展“公司+村合作社+农户”合作共赢模式。中华村利用闲散边角土地资源,通过“公司资金+农户土地租金+帮扶单位资金”方式建立观光采摘园。群众以土地300元/亩租赁价入股,探索“公司+村合作社+农户”以土地流转增收的合作共赢模式投入产业发展。目前已引进四川果观园林开发有限公司,投入资金40万元,整合土地40亩,建成紫霞丹李采摘产业园。与玉宝村整合土地10亩,投入资金10万元,建成脆冠雪梨产业园。采取以奖代补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0万元,发展爱媛果38号70亩,新建庭园经济园122个。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左右,人均增收超过15元。群众一靠土地租金参股分红,二靠在家门口园区就业,农民变工人,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盘活集体闲散土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